A+ A-

“海淀鸡娃”号背后是本生意经?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1-04-13 09:20:23

  “4岁孩子英语单词量1500个够不够?”“在美国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这一问一答的对话,不仅仅是个段子。在海淀娃学业表现神乎其神的背后,一些育儿公众号“海淀XX爸”“海淀XX妈”也备受推崇,被奉为育儿界的“大神”,而其传播的内容,却引来了更多家长的焦虑。近日,有网友质疑,部分育儿号背后存在营销推手。这些带着“海淀”标签的育儿公众号甚至已被同一家公司收编,家长的焦虑不断因商业手段营销而加深,最终被转化为了买课、买书、买文具的消费力。

  公众号里“别人家的孩子”惹人羡慕

  “鸡娃”是网络名词,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不难看出,鸡娃本质上是教育竞争越发激烈背景下诞生出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海淀不仅聚集着全国闻名的重点中小学,还有一群本身学习能力就不同寻常的“海淀爸妈”。

  于是,打着“海淀”标签的公众号火了起来,他们培养孩子的事迹被其他家长奉为圭臬。公众号每天发布育儿经验、升学信息和学习方法文章,例如“别人家的孩子一年读500本书?不用慌,海淀妈妈告诉你更有效的阅读方法”“4岁半实现自主阅读,熟背诗词500首”“自学小学1-6年级数学的有效路线方法”……这些文章刻画了一批近乎神童的牛娃。不仅如此,他们幼儿园就通过了英语KET考试,一年级通过了更高级的PET考试。

  当牛娃只存在于个别公众号里时,家长们还甘心承认自己的孩子并非神童,当网络中满是铺天盖地的“牛娃”时,家长焦虑的炸弹被彻底引爆了。

  怕自家孩子“吃亏”,家长学习教育经验

  市面上大火的“鸡娃号”往往具有几种特征。作者会为自己贴上“海淀”、高学历家长等标签,文章内容常以牛娃事迹展开,讲述“我怎么鸡出牛娃”的心路历程,而培养出牛娃的最终秘籍免不了要上课、要买书、要买几样文具。

  为了孩子考高分、上好学校,家长们拼财力、拼时间、拼关系,使出浑身解数就怕自家孩子“吃亏”。家长们对于“鸡娃号”里的经验乐此不疲地转发收藏,生怕漏掉这些“育儿宝藏”。“马术、奥数、编程,我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没有虚度过一天!”来自海淀的全职妈妈孙女士说,“即便如此,有人一年级就考过PET了,我孩子现在还没考KET,英语还是得抓紧,最近正在找一个好外教。”孙女士就像拿着一根鞭子不停地督促孩子进步,殊不知,孙女士的背后也有一条无形的皮鞭。

  攀比之风弥漫在家长圈中,很多父母直言自己压力比孩子还大。“公众号里的海淀孩子二三年级,小学数学都学完了,FCE触手可及,更不用说各种比赛获奖。”家长韩女士说,“我的孩子资质平平,英语学不好,数学也不进脑子,都三年级了,什么竞赛也没参加过,我能不急吗?”每天下班,韩女士都要陪着儿子一起学到深夜,再看上几篇“鸡娃号”里的教育经验,团购几节课、买上几套书才疲惫地瘫在床上。

  网友爆料19个“鸡娃号”指向同一公司

  本以为碰到了“良心分享”,结果这些公众号的认证主体,却指向数家公司。最近有网友解密,这些公司都由同一家公司投资或控制,提到19个“鸡娃号”简介中认证的公司均由一家名为三旬相见的公司投资控股。这一类公众号的文章内容,看似分享教育心得,中间却穿插着“晒娃”和“带货”。

  对此,有媒体联系了几位此类公众号的作者,一位“海淀X爸爸”通过公众号后台回复称“原文表述不实,有碰瓷嫌疑,为了避免形成反炒,个人选择不予回复。”由于备受质疑,如今不少“海淀XX爸”“海淀XX妈”已将公众号名称中的“海淀”二字删去了。

  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网友所列的19个“鸡娃号”分别隶属于13家不同的公司,但的确都被同一家公司投资或控股。“鸡娃号”不断被资本收编,形成矩阵化运作模式。在打着“分享经验”旗号的文章中,“干货”越来越少,只剩下炫耀牛娃、营销焦虑和商品交易。

  一些关注了“海淀鸡娃”相关公众号的网友表示,自己曾经因为看了文章特别焦虑;团购的绘本存在质量问题;曾发现几个公众号集中推某个教育类课程;买的资料太多了看不完。更有网友总结出“海淀鸡娃”号的文章套路:先贩卖焦虑,再安利产品。

  专家建议,家长在面对这样的“鸡娃号”时,更要保持理性、多关注孩子本身而不是盲目跟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表示,“尊重孩子的价值和差异,尊重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实现真正的成长。”

  三言两语

  别陷入“鸡娃”焦虑

  “鸡娃”是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家长中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高收入家庭,从小就被父母安排参加各种培训、强化训练等。由“鸡娃”引申出一系列名词:“青蛙”指普通孩子,也叫“普娃”;“牛蛙”指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如数学成绩好的叫“奥牛”,能看英文原版著作的叫“英牛”等。最近热播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各家父母都为了娃上演着一幕幕真实的“鸡娃”大戏。

  我们应该认清一个事实,大部分父母都在养娃这件事上焦虑,只不过大家焦虑的点可能不一样罢了。有焦虑很正常,关键是找到能缓解焦虑的方式,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应该多看看孩子与之前相比有没有进步。

  大部分父母产生育儿焦虑是因为内心追求完美,总是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但显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资源、能力都有限,只能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相对好的条件,当我们把资源和希望都放到孩子身上的时候,无形之中也把压力传递给了孩子,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鸡娃”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分寸,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更加重要。

  密集教养方式背后是“育儿陷阱”的恐慌

  “鸡娃”焦虑的背后是什么?微博上一条高赞评论说出了真相——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来源于对社会多样性的认知有限,自行设定了严格的竞赛通道,以期保证孩子未来“不吃亏”。事实上,只要对社会现状和未来趋势多些了解,知道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分数,心态就会好很多。

  不同的家庭虽各有各的“鸡娃”之道,但他们的悲喜是相通的。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教育焦虑都会以各种面目、借着各种梗卷土重来,不少人虽“身经百战”但仍无招架之力。不少人在虚拟社区吐槽或抱怨、指责或反叛,但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却还是选择继续自己的“鸡娃”大计。

  更为现实的是,在一个容错率比较低的社会,谁也不愿意因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造成育儿差距。《不平等的童年》一书的作者研究指出,相比成就自然式的培养方式,童年经过协作培养的儿童在未来更有资本变成社会利润。说得直白些,经过密集教养的儿童在长大之后能赚取更多的收入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一些收入一般的家庭,在给孩子报课外班的事情上从来不犹豫,背后很可能是“育儿陷阱”带来的恐慌。

  对于选择了密集教养方式的家庭来说,父母俨然成为经纪人,在体制内外所提供的诸多课程等资源中进行挑选,并为他们的孩子重组制定出最佳的资源组合。在这场堪称参数化的设计中,不同孩子拿到的设计规则和具体参数不同,但输出端的结果则并无大异。

  这种“殊途同归”,从育儿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对照以往的参照系,或许是没错的,但当这么多的孩子经此“参数化设计”都达到同一个或者相似的结果,还会有赢家吗?当技术重塑生活的进程加快,按照旧经验进行的参数设计,还能完美适配新社会吗?即便在这场激烈的育儿竞赛中取得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成功,又有多少会是孩子真心期待的结果、真心想要的生活呢?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李晓文